三峽集團白鶴灘工程 | 在返崗路上“沐春風而行”
本網訊(王璐)為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1月30日起,白鶴灘水電站工程各參建單位利用市級包車、單位自用車等方式,“點對點”安全運送近萬名建設者返崗,有效降低了公共交通上的交叉感染。
白鶴灘工程建設部車隊例行檢查車輛
(攝影:杜健偉)
春節期間,白鶴灘水電站工程大壩澆筑、引水發電系統、泄洪洞工程等關鍵項目連續施工。但受疫情影響,建設者返崗務工難,部分工程項目建設進度也出現一定的滯后。
作為保障白鶴灘水電站防洪安全的重要建筑設施,由中國水電五局承建的泄洪洞工程亟待技術員工返崗。2月16日,四川省開展為在川農民工安全返崗服務的“春風行動”,得到了水電五局白鶴灘項目部的積極響應。“我們的施工人員大部分是‘川軍’”,水電五局白鶴灘泄洪洞項目經理、黨支部書記余維說,“這項服務一下解決了燃眉之急”。
參建單位首批“春風行動”專車抵達工地
為配合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的統一部署,水電五局白鶴灘項目部防疫工作領導小組提前收集各參建隊伍人員信息,運送返崗人員前往當地醫院體檢、辦理健康證明,結合關鍵施工線路、部位,擬定非重點疫區人員返崗計劃,報審、報批,采取“固定人員、固定車輛、固定路線”,將約二百位施工人員自四川江油、廣安、廣源等地接入白鶴灘施工區。
“安逸喲,我們也坐哈專車切上班。”來自四川的員工表示,這趟“務工”路較往年更為方便、溫馨。除了省去頻繁倒車的不便,車上還備有面包、水等食物,“上車就走,下車就到”。
截至目前,水電五局白鶴灘項目部已有序組織4批近200余員工抵達白鶴灘施工區。
這條“春風之路”是白鶴灘工程各參建單位保障建設者安全返崗的一個縮影。
隨著防疫和復工復產工作的推進,1月30日起,白鶴灘工程建設部(以下簡稱“建設部”)在非重點疫區的員工陸續返崗。建設部車隊劉益新、周華云等27名司機承擔起自昆明、成都兩地專車運送建設者返回白鶴灘施工區的任務。“為全面做好防疫工作,我們在發車前對車輛進行內外全面消毒,要求司乘人員測量體溫無異常后上車,乘客間隔、錯位就坐,全程佩戴口罩,避免聊天交流。”建設部車隊隊長姚學鋒說。
據劉益新介紹,從成都進白鶴灘工地,一路經3-5個檢查點。除了信息填報、測量體溫等常規流程,四川省寧南縣與云南省巧家縣檢查點需要白鶴灘工程疫情防控辦公室提前向兩縣指揮部報備,延長了路程時間。為確保建設者準時返崗,劉益新與同事會在提前一天到達成都,“賓館都停止營業,沒有地方住,就在車里湊合一晚上。”
近一個月來,劉益新和同事通過17批“返崗接力”,將百余名建設者接回白鶴灘。
疫情之下,保證每一位員工安心、放心在崗,是白鶴灘的首要任務。“不能說車平安到就行,還要持續關注隊伍的健康。”劉凡說。
返崗之前,水電五局提前對員工宿舍充分消殺,做好返崗人員隔離、體溫測量等工作,讓值守員工表示“很放心”。
在白鶴灘新村營地,三峽集團基地發展公司白鶴灘分公司安排返崗人員到指定的隔離觀察房間內居住、觀察,并要求全員測溫、佩戴口罩,確保全員生活生產安全。
生活物資、車輛通行、人員調配……疫情籠罩下的返崗潮向參建單位協同配合提出了新挑戰。各參建單位通過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搜索等方式加強信息統計和共享,提升著疫情防控協同組織與管理效率。
白鶴灘疫情防控辦公室余維向記者展示了白鶴灘水電站工程疫情防控的數據統計程序,各單位員工所屬部門返崗比例、人員信息、防疫物資庫存等信息在分類匯總后可實時查詢。“微信、百度都有疫情信息的統計,利用網絡工具來查,就能從源頭上了解員工是否合適返崗。”余維說。
據白鶴灘疫情防控辦公室估計,3月10日之前,將有近13000名建設者返回到建設現場。三峽集團基地發展公司白鶴灘分公司經理助理韓勇表示,公司已做好了返崗潮下的安保、水電、食堂等后勤準備。“我們將寧南縣本地的員工作為優先返崗對象,利用單位的車輛,將員工從寧南、巧家兩縣拉回來。同時,非疫區人員也在陸續返崗。”
青年突擊隊員對返崗人員復測體溫并發放防疫須知資料
春風不僅會吹走疫情帶來的寒冰,也將帶來工程建設的有序提速。
白鶴灘工程建設部公共項目部張俊鵬介紹,白鶴灘工程施工進度將隨著返崗潮的展開而逐步加快。“如果說人手夠的話,可以備更多倉,加快澆筑進度。”白鶴灘工程建設部泄洪洞項目部黃紀村介紹。劉凡認為,一些專業技術崗位人員的復工,如模板工、電焊工、鋼筋工等,將極大提升工程進度。
近期,白鶴灘各參建單位將繼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在嚴防嚴控輸入性、擴散性疫情風險的同時,按下生產的“加速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