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能源2021年發展情況:
三峽能源積極發展陸上風電、光伏發電,大力開發海上風電,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深入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積極開展抽水蓄能、儲能、氫能、光熱等業務,2021年新增并網裝機超700萬千瓦,累計并網裝機規模超2200萬千瓦。
風能業務
【海上風電】
大力開發海上風電,持續鞏固“海上風電引領者”優勢,已形成集中連片規模化開發格局,打造了一批海上風電“大 國重器”。截至 2021 年底,已投產海上風電項目遍及廣東、江蘇、福建、遼寧等沿海省份,累計裝機規模 457 萬千瓦,居國內前列。
【陸上風電】
有序推進陸上風電開發,以特高壓送出配套和大基地項目為重點,持續優化戰略布局, 截至 2021 年底,已投產項目遍及內蒙古、新疆、甘肅等 25 個省份,累計裝機規模近 970 萬千瓦。
太陽能業務
加快推進光伏多元化開發,探索光伏 +(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牧光互補、光儲一體化)、光熱、光伏制氫等業務模式,推廣“新 能源 + 生態修復”模式,打造一體化生態修復工程,實現治理恢復與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相結合,經濟效益與 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共提升。截至 2021 年底,已投產光伏項目遍及青海、浙江、山西等 22 個省份,累計裝機 規模超 840 萬千瓦。
? ? ? ? 儲能業務
統籌推進源網荷儲、 抽水蓄能、多能互補等資源獲取與開發,助力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提升可再生能源開發消 納水平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在促進我國能源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中小水電業務
穩健發展中小水電業務,截至2020年12月底,項目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福建等省份,裝機規模超22萬千瓦。
戰略投資
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重點布局具有核心技術和科技創新能力的項目,特別是大容量風機研發制造、新型海上風電基礎形式、高效太陽能發電技術、儲能、氫能等領域,充分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推動行業技術進步。打造福建三峽海上風電產業園和內蒙古烏蘭察布產業園,發揮資源和產業園聯動作用,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實現全產業鏈聚集。
三峽能源2020年發展情況:
三峽能源圍繞“風光三峽”“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秉持“風光協同、海陸共進”開發思路,堅持自主開發與合作并購兩條腿走路,不斷加快風電、太陽能、中小水電等業務發展步伐,2020年新增并網裝機超500萬千瓦,累計并網裝機規模超1500萬千瓦。
風能業務
【陸上風電】
大力推進陸上風電開發,以特高壓送出配套和大基地項目為重點,持續優化戰略布局。截至2020年12月底,已投產陸上風電項目遍及內蒙古、新疆、云南等25個省份,累計裝機規模超750萬千瓦。
【海上風電】
堅定不移實施“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集中連片規?;_發海上風電,已形成“投產并網一批、在建裝機一批、開展前期一批、儲備資源一批”的滾動開發格局。截至2020年12月底,已投產海上風電項目遍及福建、廣東、江蘇、遼寧等沿海4個省份,累計裝機規模超130萬千瓦。
太陽能業務
積極推行光伏多元化開發,有序推進大規模集中式光伏發電,探索光伏+(農光互補、漁光互補、光儲一體化)等業務發展模式,形成由點到面的光伏開發格局。截至2020年12月底,已投產光伏項目遍及甘肅、青海、河北等21個省份,累計裝機規模超650萬千瓦。
中小水電業務
穩健發展中小水電業務,截至2020年12月底,項目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福建等省份,裝機規模超22萬千瓦。
戰略投資
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重點布局具有核心技術和科技創新能力項目,專注于成長期或成熟期股權項目,充分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實現全產業鏈聚集。
三峽能源2019年發展情況:
三峽能源緊緊圍繞“風光三峽”“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2019年新增并網項目裝機超200萬千瓦,累計并網項目裝機規模超1000萬千瓦。
風能業務
【陸上風電】
大力推進陸上風電開發,以中東南部和特高壓送出配套項目為重點,優化戰略布局。截至2019年底,三峽能源已投產陸上風電項目遍及內蒙古、新疆、云南等22個省份,累計裝機規模超530萬千瓦。
【海上風電】
堅定不移實施“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集中連片規?;_發海上風電,已形成“投產一批、建設一批、核準一批、儲備一批”的滾動開發格局。截至2019年底,三峽能源已投產海上風電項目遍及福建、廣東、江蘇、遼寧等沿海4個省份,累計裝機規模超80萬千瓦。
太陽能業務
積極推進太陽能多元化開發,有序開發大規模集中式光伏發電,搶抓分布式光伏發電,形成了由點到面的開發格局。截至2019年底,三峽能源已投產光伏項目遍及甘肅、青海、河北等18個省區,累計裝機規模超430萬千瓦。
中小水電業務
穩健發展中小水電業務,裝機規模超22萬千瓦。
戰略投資
投資參股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充分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
三峽能源2018年發展情況:
三峽能源緊緊圍繞“風光三峽”“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2018年新增并網項目裝機超240萬千瓦,累計并網項目裝機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
風能業務
【陸上風電】
穩步推進陸上風電開發,鞏固“三北”地區集中連片開發優勢,優化戰略布局,以中東南部和特高壓送出配套項目為重點,發展陸上風電。截至2018年底,三峽能源陸上風電項目遍及內蒙古、新疆、云南等25個省份,累計投產裝機規模超490萬千瓦。
【海上風電】
集中連片規?;_發海上風電,已形成“投產一批、建設一批、核準一批、儲備一批”的滾動開發格局,全年核準項目近700萬千瓦,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列。截至2018年底,三峽能源海上風電項目遍及廣東、江蘇、山東等沿海6個省份,累計投產裝機規模超100萬千瓦。
【風電設備制造投資】
投資參股西安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充分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
太陽能業務
積極推進太陽能多元化開發,有序開發大規模集中式光伏發電,搶抓分布式光伏發電,形成了由點到面的太陽能開發格局。截至2018年底,三峽能源光伏項目遍及甘肅、青海、河北等17個省份,累計投產規模超400萬千瓦。
中小水電業務
穩健發展中小水電業務,權益裝機規模約22萬千瓦。
三峽能源2017年發展情況:
風能業務
緊緊圍繞“風光三峽”“海上風電引領者”戰略,海上風電集中連片規?;_發初步形成,核準在建項目超過百萬千瓦,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列。陸上風電加大在中、東、南部等非限電地區的業務布局。
【風電開發】
截至2017年底,風電累計投產裝機規模483.1萬千瓦,風資源儲備超過3000萬千瓦。
【風電設備制造投資】
投資參股西安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充分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
太陽能業務
大力發展光伏發電,探索推進光熱發電,初步形成了由點到面的太陽能開發格局。截至2017年底,光伏項目投產規模達到259.56萬千瓦,光伏資源儲備超過1500萬千瓦。
中小水電業務
穩健發展中小水電業務,權益裝機規模約22萬千瓦。
三峽能源2016年發展情況:
風能業務
堅持自主開發與合作并購,繼續鞏固在內蒙、新疆等地的集中開發優勢,加大在中、東、南部等非限電地區的業務布局。堅定不移地實施海上風電引領戰略,以響水海上風電為基礎,集中力量推進海上風電開發。
【風電開發】
截至2016年底,風電累計投產裝機規模464萬千瓦,風資源儲備超過3000萬千瓦。
【風電設備制造投資】
投資控股西安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股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充分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
太陽能業務
大力發展光伏發電,探索推進光熱發電,初步形成了由點到面的太陽能開發格局。截至2016年底,光伏項目投產規模達到210.05萬千瓦,光伏資源儲備超過1500萬千瓦。
中小水電業務
穩健發展中小水電業務,權益裝機規模約22萬千瓦。
三峽能源2015年發展情況:
風能業務
堅持自主開發與合作并購,繼續鞏固在內蒙、新疆等地的集中開發優勢,加大在中、東、南部等非限電地區的業務布局。堅定不移地實施海上風電引領戰略,以響水海上風電為基礎,集中力量推進海上風電開發。
【風電開發】
截至2015年底,風電累計投產裝機規模427萬千瓦,風資源儲備超過3000萬千瓦。
【風電設備制造投資】
投資控股西安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股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充分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
太陽能業務
大力發展光伏發電,探索推進光熱發電,初步形成了由點到面的太陽能開發格局。截至2015年底,光伏項目投產規模達到145萬千瓦,光伏資源儲備超過1500萬千瓦。
中小水電業務
穩健發展中小水電業務,權益裝機規模約22萬千瓦。
三峽能源2014年發展情況:
風能業務
堅持自核自健與合作、收購并舉,鞏固資源條件較好的“三北”地區的同時,加大負荷集中區、棄風限電少的低風速區域的項目開發力度。加快獲取海上風電資源,以江蘇響水近海20萬千瓦項目開工建設為契機,集中力量推動海上風電建設。
【風電開發】
截至2014年底,風電累計投產裝機規模260萬千瓦,風資源儲備超過3000萬千瓦。
【風電設備制造投資】
投資控股西安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股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充分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
太陽能業務
大力推進太陽能項目的開發建設,初步形成了由點到面的太陽能開發格局。截至2014年底,光伏項目投產規模達到113萬千瓦,光伏資源儲備超過1500萬千瓦。
中小水電業務
穩健發展中小水電業務,權益裝機規模約20萬千瓦。
三峽能源2013年大事記:
1.截至2013年底,公司風電、太陽能及中小水電等新能源業務遍布全國30個省市,成員企業超過120家,資產總額近270億元。
2.風電投產裝機規模累計超過200萬千瓦,在建120萬千瓦,風資源儲備超過3000萬千瓦。
3.光伏電站投產裝機規模累計超過70萬千瓦,在建15萬千瓦,太陽能資源儲備超過1400萬千瓦。
4.全年累計發電近38.5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142萬余噸,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371萬余噸。
5.公司已成功注冊CDM項目39個,總裝機達到233.8萬千瓦。
6.公司河北分公司、青海分公司相繼成立,至此公司分區域管理機構已增至8家,國內區域化管理體系初步搭建。
三峽能源2012年大事記:
1.截至2012年底,公司風電、太陽能及中小水電等新能源業務遍布全國23個省市,成員企業超過60家,資產總額近200億元。
2.風電投產裝機規模累計超過150萬千瓦,在建60萬千瓦,風資源儲備超過3000萬千瓦。
3.海上風電開發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中,江蘇響水近海20萬千瓦風電項目取得項目核準的全部支持性文件并正式申報核準;合作開發的廣東惠州西沖2A-330MW海上風電場前期工作進展順利。
4.光伏電站投產裝機規模累計超過3萬千瓦,在建10萬千瓦,太陽能資源儲備超過300萬千瓦。
5.全年累計發電近28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160萬余噸,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420萬余噸。
6.完成江河農村電氣化發展有限公司49%股權收購,至此公司持有其100%股權。
7.《甘肅金昌大規模風電用于高載能產業的就地消納及智能優化運行綜合應用示范工程前期研究》順利通過驗收,為甘肅金昌20萬千瓦風電項目獲得核準提供支撐。
8.2012年11月,西北分公司正式成立,至此公司分區域管理機構已增至6家,國內區域化管理體系初步搭建。
9.公司順利通過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個管理體系認證。
三峽能源2011年大事記:
1.內蒙化德風電場五至八期(19.8萬千瓦)等約60萬千瓦風電項目投產發電。
2.公司投資建設的國內首臺高海拔兆瓦級風電機組在青海海西州并網發電。
3.江蘇響水近海試驗風機(共計6.5兆瓦)及響水潮間帶試驗風機(2×3兆瓦)投產發電。
4.青海格爾木10兆瓦并網光伏電站建成投產。
5.在甘肅、寧夏等地新增風資源儲備450萬千瓦,累計超過2700萬千瓦。
6.經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批準,長江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并入中國三峽新能源公司。
7.包頭風電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00臺1.5-3兆瓦風機新型反向平衡法蘭及預應力錨栓組合件生產線在江蘇省阜寧建成投產。
8.湖北宜城江河供水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中水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完成掛牌轉讓工作。
三峽能源2010年大事記:
1.6月12日,經國家工商管理總局核準,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三峽新能源公司。
2.內蒙古化德風電項目二至四期(14.85萬千瓦)建成投產,五至八期(19.8萬千瓦)開工建設。
3.遼寧調兵山風電場二期(4.95萬千瓦)建成投產。
4.河北尚義風電場一期(4.95萬千瓦)建成投產。
5.青海高海拔風電場科技示范工程(3兆瓦)建成投產。
6.公司獲得新疆哈密地區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20萬千瓦特許權項目開發權。
7.2010年公司新增風資源儲備850萬千瓦,累計超過1900萬千瓦。
8.10月8日,金風科技H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交易。
9.完成對江河農村電氣化發展有限公司控股收購。
10.完成江河水業發展公司與中國華水水電開發總公司內部重組工作。
三峽能源2009年大事記:
1.國務院國資委對國水投2008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為B級。
2.重組后,根據新的業務定位編制完成《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中長期發展規劃》。
3.內蒙化德風電場一期(49.5MW)建成并網發電。
4.吉林白城風電場二期(15MW)建成并網發電。
5.河北尚義風電場一期(49.5MW)獲核準并開工建設。
6.公司在內蒙、新疆、甘肅以及青海等地儲備可開發的風資源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可開發裝機約1100萬千瓦。
7.實現對西安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絕對控股,完成破產企業土地等資產收購及擴能改造任務,基本建成國內最大的風電重型電機結構件生產基地,解決了我國永磁直驅風電機組零部件供應的瓶頸問題。
8.包頭風電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首次批量生產風機塔筒連接件?反向平衡法蘭,并和環形塔基及多向組合預應力錨栓規?;瘧糜陲L電場建設,顯著降低風電投資開發成本,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9.積極探索和培育太陽能產業,并在青海省獲得建設50萬千瓦并網光伏電站項目開發權。
10.完成重組后專項清產核資工作,核銷資產損失并獲得中國三峽集團注資后將大幅度提升公司資產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