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蔡小龍)4月14日,2018年長江三峽中華鱘放流活動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園成功舉辦,這是三峽集團實施的第60次中華鱘放流活動,500尾中華鱘放歸長江。
愛鱘、護鱘,青年先行。從上世紀70年代青年科研工作者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到現在中華鱘子二代全人工繁殖連續成功,幾代青年科研人員的持續努力,只為中華鱘物種的種群延續,用實際行動踐行三峽集團生態保護的責任與承諾。青年科研人員野外工作天數已經達到每人每年150天以上,作為科研團隊的“先鋒部隊”,因顯著的科研成果和頑強的敬業精神,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稱號。
中華鱘研究所青年科研團隊(攝影:許麗)
值此中華鱘放流之機,為進一步學習、宣傳集團公司生態環保理念并助力放流活動具體實施,三峽集團團委湖北協作區積極組織來自流域樞紐管理局、長江電力、三峽基地公司、湖北能源以及傳媒公司等湖北區域團組織的三峽青年志愿者60余人參加了主題團日活動。
三峽青年志愿者們準時提前抵達活動現場,盡管下著小雨,但立刻投入到志愿服務工作當中,積極開展現場秩序維護、環保宣傳冊頁發放、放流鱘魚轉運、向熱心的市民耐心講解相關科普知識等工作。近3個小時的學習和服務活動當中,大家有序分工、各司其職,向當地市民和參與活動的相關機構很好地展現了三峽青年的良好精神風貌。
志愿者們現場服務
據了解,作為放流活動的延續,青年科研工作者們將運用科技手段,繼續追鱘,此次采用的聲納標記,連續工作時間可達10年,用技術鋪就中華鱘的平安回家路。截至目前,三峽集團已累計向長江放流中華鱘500萬尾,為中華鱘自然資源的補充以及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作出積極貢獻。
發布日期:2018年04月17日